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展与应对策略综述

浏览次数: 2124    发布时间:2009-06-25


20094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发布了墨西哥与美国发生甲型H1N1流感(曾称“人感染猪流感”)疫情的报告,并宣布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后在3天内两次提高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从第3级提升到第5级。611日,基于可获得的证据和专家评估结果,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决定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从5级提升至6级,并宣称全球已处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初期。针对疫情,国际组织、相关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了相应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1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已波及五大洲,对人群健康和社会活动造成一定危害,但严重程度与影响范围尚在可控之中

424日,WHO首次公布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当时疫情仅局限于墨西哥和美国;428日开始,加拿大开始出现确诊病例,随后疫情很快向北美以外的国家蔓延;53日,美洲、欧洲、大洋洲和亚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确诊病例。59日开始,全球确诊病例数快速增加,美国、墨西哥、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等国新增病例数较多;511日,美国确诊病例数开始超过墨西哥,成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516日日本确诊首例非输入性病例以来,短短几天内确诊逾百例,成为病例数最多的亚洲国家。63日,非洲的埃及出现了首例确诊病例。至此,甲型H1N1流感波及到全球五大洲。据WHO报告,截至格林威治时间61207:00时,全球实验室确诊29 669例,分布在74个国家,确诊死亡病例145例。

由于人口流动频繁,从511日我国成都首现输入性病例后,截至61418时,我国内地总病例数已达185例,分布在17个省市,其中北京42例、广东41例、福建29例、上海18例、四川15例、湖北12例,未能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阻挡于国门之外。随着输入性病例的增多,自529日开始,广东、福建、四川等地相继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的二代病例,四川的二代病例数已达8例;531日,广东省疾控部门发现一名无症状病毒携带者;611日,广州报告一例感染源头不清楚的本土病例,使我国社区范围内持续传播本土病例的风险日益增加。

本次甲型H1N1流感是由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引起,人群普遍易感,且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染。WHO公布的数据显示,季节性流感的续发率在10%15%之间,而甲型H1N1流感的续发率在22%23%之间,传染性强于季节性流感。在临床症状和疾病结果的严重性方面,大多数病例临床症状较温和,甚至没有任何明显症状,重症和死亡病例多见于慢性病患者或孕妇,且主要集中在墨美两国,绝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根据截至2009612日的WHO资料显示,甲型H1N1流感全球病死率为0.49%(美国0.2%,墨西哥1.73%)。因此,到目前为止,甲型H1N1流感虽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但这种危害的严重程度到目前还是有限的。

2WHO等国际组织根据疫情发展,不断调整流感警告级别和防控策略,指导帮助相关国家开展防控工作

427日和429日,WHO连续两次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分别提高至4级和5级;根据此次疫情特点,526日,WHO表示将考虑修改警告级别标准,以使警告级别的提示作用更为准确和科学,并建议各国根据本国情况灵活调整应对措施;611日,WHO将警告级别升至最高级别6级,宣布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疫情严重程度属于中等,同时建议各国将工作重点从流感大流行的准备阶段调整到应对阶段,即从对输入性病例的“围堵”转向对病例的诊断与治疗。由于目前所用的流感警告级别认定标准是根据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特点制订的,WHO表示将综合考虑疫情“严重性”等多个影响因素,修正现有的认定标准。

52日起,WHO开始向72个发展中国家运送240万剂达菲,帮助这些国家应对可能暴发的疫情;根据申请情况向世界各地的疫苗生产企业提供甲型H1N1病毒毒株,协助疫苗研发与生产;对合理利用防控资源提出指导性意见,如卫生资源应优先用于脆弱和易感人群等;在官方网站上定期发布权威防护知识与诊疗指南,指导政府与公众科学应对;WHO还多次提醒各国保持警惕,加强对疫情和流感病毒本身的监测,防范可能发生在秋冬季的第二波疫情。

联合国55日提出各国在疫情暴发初期应做好分享防控信息、设立长效筹资机制、确保WHO拥有所需资源、科学研判疫情严重程度等工作;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敦促各国加强生猪饲养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和动物健康监测;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指出人类对甲型H1N1病毒认识不足,呼吁国际社会不可掉以轻心;世界银行缩减贷款核拨程序,向墨西哥提供超过2亿元的贷款;亚洲开发银行也表示一旦需要,将向遭受疫情严重影响的亚洲国家提供金融支持。

3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口岸检验检疫、公共经济活动限制、应急物资储备、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严防疫情传入与扩散

疫情暴发后,墨西哥和美国立刻采取了紧急措施严防疫情扩散。墨西哥紧急关闭公共场所,停止部分州的教学活动,并于51日至5日暂停一切非基础性公共事务与经济活动;美国宣布进入公共卫生应急状态,并关闭了部分发现病例的学校。

为阻止疫情输入,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的多个国家紧急制订应对策略,启动应急计划;加强了对机场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监测和对货物的卫生检疫,对前往疫区的出国人员发出提示或警告;部分美洲国家采取了暂停与墨西哥通航的措施。

随着疫情的发展,各国纷纷根据国内情况调整防控策略与措施。墨西哥56日将疫情警戒级别调低,社会经济秩序逐步得到恢复;美国于526日表示将对疫情形势进行重新评估,并将防控重心转移到为今秋可能发生的新一轮疫情做准备;日本为应对激增的本土病例,516日将对策等级提高到“国内流行早期”,继而宣布将防控工作的重点从严防输入病例转移至防止脆弱和易感人群感染;香港于426日和51日分别将应对流感级别升至“严重”和“紧急”,以应对本土外的流感疫情以及第一例输入性病例,5月下旬为有可能发生的本土病例又制订了新的防控措施;新加坡政府在430日将疫情预警等级升为“橙色”后,根据国内疫情控制的良好情况,于56日将其降为“黄色”。

在北美疫情暴发后,我国政府迅速成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多部门参与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及早采取综合措施,并根据疫情变化不断调整应对策略与措施。随着我国内地输入性病例的不断增加和本土病例的出现,防控工作进入新阶段,疫情监测范围从应急监控转入常态监控,防控措施逐渐进入常态化和程序化,防控重点转向防范社区传播、提高救治能力、加快疫苗与药物研制和生产等。事实证明,我国的防控工作是有力有序有效的,在发现和控制输入性病例和减少二代病例方面显示了强大的监测和预防控制能力,大大降低了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速度,使我国处于有利的防控形势,较好地保护了全体居民的健康。

4甲型H1N1流感疫情未来仍然存在诸多变数,需重点监测病毒的演变,采取多种措施,克服“防范疲劳”,应对可能到来的秋季大流行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9日宣称,由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加上很多患者未就医,目前公布的病例数字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病例数实际上要比公布的数字大得多,因此计算个案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追踪病毒的演变过程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变化。WHO也宣称,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发生变异而且不可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变异成更凶猛病毒的可能性。

除了病毒内在的易变异性之外,其他因素也可能以完全未知的方式影响疫情的严重性。如随着甲型H1N1流感病毒向南半球传播,这种病毒可能会与南半球流行的人季节性流感病毒结合,从而发生某种变化。此外,H5N1型禽流感病毒在一部分国家已经“扎根”于禽类中的事实也一样令人担忧。目前人们无法预测H5N1病毒在发生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会发生何种变化。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流感大流行第二冲击波很可能会以高致病性的特征出现,对健康的威胁更大,因此国际社会对此不能掉以轻心。我国流行病学专家指出,目前北半球疫情并没有因为入夏而从根本上缓解,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反季节传播能力超出了很多科学家的预期。目前还难以判断是否会出现较大范围病毒的持续人际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一场“持久战”,每个人都要克服对甲型H1N1流感的“防范疲劳”。

虽然未来甲型H1N1流感疫情仍然存在诸多变数,但目前无论在预防能力还是治疗水平上,都已今非昔比,只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警惕,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甲型H1N1病毒并不可怕,疫情也是可以得到控制的。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