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Vol. 7 Issue (8): 46-50   PDF (662KB)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仙红, 林禄静, 王小合, 连福治, 张萌, 汪胜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浙江杭州 310036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解决当前医学生就业难与基层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供参考与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482名医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卡方检验与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44.4%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仅有 8.5%表示非常愿意去基层就业。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男生2.5倍(P<0.001);农村户口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城市户口医学生的2.1倍(P=0.007);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与政府政策和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的效果呈正相关。结论:制定积极的政策、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探索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强学校就业指导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引导医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医学生     基层就业     意向     影响因素    
The medical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intentions and determinants on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HUANG Xian-hong, LIN Lu-jing, WANG Xiao-he, LIAN Fu-zhi, ZHANG Meng, WANG Sheng
Medical Colleg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medical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intentions and determina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olving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and a shortage of medical talent in grassroots areas. Methods: 482 medical undergraduates were surveyed b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from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and Zhejiang Medical College. The determinants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employment intentions were analyzed by a chi-square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ethod. Results: 44.4%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were unwilling to work in grassroots areas, while only 8.5% medical undergraduates said that they were very willing to work in primary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employment intentions of female medical undergraduates are 2.5 times higher than male undergraduates (P<0.001).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intentions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in rural areas are 2.1 times higher than those of urban undergraduates (P=0.007).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policies and school grassroots employment guidance practice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medical undergraduate grassroots employment intentions.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olicies, sound advocacy and guidance, exploration of reasonable employment mechanisms, strengthening of school employment guidance practices and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reforms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grassroots employment of medical graduates.
Key words: Medical undergraduates     Work in primary health institutions     Intentions     Determinants    

“基层就业”是指在市(不含副省级城市)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单位及农村工作的经历,自谋职业、个体经营的人员也包括在内。[ 1 ]本文所研究的基层就业的医学生则主要指在艰苦边远地区(如中西部)、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级及以下医院(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医学生。[ 2 ]医学生基层就业问题虽然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并针对这一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医学生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学生对基层就业的排斥,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医学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的就业过程是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合理性不仅对医学生的自身发展至关重要,还会影响到当前医改的顺利实施以及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提出,到2015年执业医师要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护士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2015年在全国卫生队伍中,应有30%以上的人员从事社区卫生工作。[ 1 ]根据我国现在的卫生人才分布结构,医学生基层就业也将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把握医学生基层就业特点,发掘医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杭州的一所本科院校和一所专科院校的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来了解当前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整体情况,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提高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于2013年4月对杭州师范大学(本科)、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所高校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三个专业进行调查,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师范大学三个专业大四、大五学生,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个专业大二、大三学生。每个专业每个年级抽取约40人,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班级进行编号,随机抽取,每所学校约抽取6~7个班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82份,有效率96.4%。其中杭州师范大学回收242份,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回收240份。

1.2 问卷设计

问卷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专业、年级、户籍、政治面貌、月消费额、学习成绩等情况;第二部分是有关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主要包括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评价,对基层工作的态度,择业原因,愿意与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对基层就业的待遇要求等内容。其中,对于医学生基层就业原因的项目进行列表打分,并采用 Likert 五分量表法进行测量,其中1表示极不紧要,5表示非常重要;第三部分是有关医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情况、政府政策的了解与评价。

1.3 分析方法

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17.0 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1)描述性分析:对分类变量采取频数和构成比描述;对连续性变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2)相关性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与基层就业意向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二分类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人群中,男生为124(25.7%)人,女生为358(74.3%)人,主要以农业户口为主(81.7%)。政治面貌主要以非党员为主(84.3%),中共党员占13.7%。在校期间月平均消费金额,47.7%的学生在500~1 000元之间,43.8%的学生在1 000~1 500元,只有少数(1.2%)学生在2 000以上。被调查者中7.7%的学生上学年成绩位列班级前5%,24.5%的学生位列前5%~20%(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47.2%的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地区工作,52.7%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去基层就业,而其中非常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仅为 8.7%。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有62.9%的医学生表示愿意去基层工作,高于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比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中有57.6%愿意去基层工作,男生中只有38.7%愿意去基层工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比城市户口的医学生,农村户口的医学生更愿意去基层工作(P<0.05)。另外,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有效的医学生中有64.6%愿意去基层工作,而认为政府政策的吸引力无效 的医学生中只有33.3%愿意去基层工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校的基层就业指导工作情况也影响着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P<0.05)(表2)。

表2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相关性分析(n,%)

2.3 医学生去基层就业原因分布

医学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如表3所示,基层压力小(3.85)、积累基层锻炼经验(3.83)与就业形势严峻(3.82)这三项对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影响相对最大;而对于医学生为什么不愿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基层待遇不高(3.94)、基层工作条件差(3.87)以及不利于未来发展(3.87)以及政策保障不够再就业难(3.87)(表4)。

表3 医学生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排序

表4 医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排序

2.4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多因素分析

以医学生是否愿意去基层工作为因变量(将非常愿意、比较愿意设为1,不太愿意、非常不愿意、没想过设为0),以学历、性别、专业、户口类别、政治面貌、月生活费、成绩、政府政策的吸引力、学校就业指导的效果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包 括:学历、性别、 户口类别、成绩、政府政策吸引力和 学校基层就业指导效果。其中,女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男生的2.5倍(P<0.001);农村户口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城市户口2.1倍(P=0.007);成绩为后50%的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是前50%的1.7倍(P<0.05);认为政府政策效果好的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是认为政府政策效果不好的1.8倍;认为学校基层就业指导工作好的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是认为学校基层就业指导工作不好的1.4倍(P<0.05)(表5)。

表5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3.1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医学生中,农村户口医学生比城市户口医学生更愿意去基层工作,学习成绩后50%的医学生比前50%的更愿意到基层工作,这与黄进等人的调查结果一致[ 4 ],这可能是成绩好的学生把自己定位为“天之骄子”,由此提高了他们就业心理的预期,在就业过程中追求高薪水和高职业,忽视了自身价值与社会 价值的统一,缺乏对基 层就业的情感认同[ 5 ]。相对于男生而言,女生更愿意去基层就业,这与上述调查结果不一致,这可能与两个调查的地区存在的差异有关,上述研究认为是由于女生吃苦耐劳较差,从而不愿意去基层就业;而本研究女生愿意去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就业压力小和就业形势严峻。

3.2 医学生基层就业受基层条件的影响

医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尤其看重个人发展、待遇,工作的稳定性与生活环境也非常重要。这与Bruce W Hayes对尼泊尔医学生与年轻医生的调查中“最能够吸引年轻医生到农村去工作的是丰厚的工资,奖学金和职业发展的机会”结果一致。[ 6 ]而对于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医学生来说,更多的是看重基层的压力较小,也是基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的选择。

基层待遇不高,基层工作条件差,后期发展潜力小,再就业难等问题正是阻碍医学生去基层工作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基层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差,经济水平较低,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较为落后,一些医学生觉得自己的能力在基层不能充分得到展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也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导致医学生畏惧基层工作的艰难环境,从而使其基层就业意向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基层待遇差,而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医学生的培养成本普遍较高,医学生3~5年的基本培养费用少则四五万元,多则六七万元,高额的培养费用进一步促使医学生和其家庭对就业的期望值增高[ 7 ];另外,很多医学生担心“去了基层出来难”、“下了基层没人管”[ 8,9 ]

3.3 医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受政府政策与学校就业指导的影响

政府政策对医学生的吸引力是影响医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政府出台的政策越有效,越能吸引医学生去基层工作。因此,通过出台政策附加一些奖励和未来晋升、发展机会,来弥补医学生不能在城市工作的缺憾,能提高医学生下基层的热情,让他们看到在基层也能获得更多的晋升机会;此外,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好坏对于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有93.4%的医学生对学校在基层就业方面的指导有需求。由此可见,当前一些学校在基层方面的就业指导并没有做到位。通过学校更全面的基层就业指导,可以让医学生对基层的现况和基层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让他们客观去看待基层就业,而不是对基层就业一味的排斥。这与相关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政府政策、舆论宣传、就业指导与自主创业进行适当引导的结论是相同的[ 10,11 ]

4 建议
4.1 加大政府投入与政策支持,做好宣传与引导工作,保证人才“下得去”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政策上进行了很多调整,如“三支一扶”项目、西部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村官等,也获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整体而言,这些项目的效果仍然不尽人意,人数、规模和覆盖面有限,对大学生下基层的激励效果有限。[ 7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卫生事业的投入与政策支持。除改善基层卫生的工作环境外,对于人才方面,政府出台的政策可以通过在工资定级、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农村卫生人才更多的帮助与倾斜,生活住房、 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纳、退休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也需要政府的配套投入,保证人才“下得去”。因此,应该由地方医学院校开始,开发培养本地人才,更利于本地区的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同时,根据我国的现状,一些省份可以采取“订单式”的定向培养招聘农村生源的学生,这也是未来我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 7 ]

4.2 改进基层用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保证人才“留得住”

硬环境的建设固然重要,但软环境的建设也应该跟上。通过建立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与人才培养方案,让来到基层的医学生愿意留下来。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基层卫生人才的职业发展工作,一方面,要完善职称评定办法,尤其是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人才要给予适当的优惠与倾斜。另一方面,创造公平竞争、公开选拔的晋升环境。让基层卫生人才拥有公平的晋升机会。[ 13 ]医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去基层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基层在个人发展上不能给予与城市相同的待遇,通过更好的职业发展机制、更多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机会,实现以待遇和个人事业发展相结合的基层卫生用人机制,让在基层工作的医学生也能感受到有发展的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医学生下得来、留得住。

参考文献
[1]涂延, 包忠荣.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现状与问题[J]. 南昌高专学报, 2009(6): 80-82.
[2]裴丰庭, 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 2011, 28(3): 80-83.
[3]《中国2001—2015年卫生人力发展纲要》[R]. 2002.
[4]黄进, 王海清, 董欣欣, 等.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4): 28-29.
[5]刘新民, 王垒, 吴士健.大学生基层就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与管理, 2010, 12(6): 122-126.
[6]Bruce W Hayes, RabinaShakya.Career choices and what influences Nepali medical students and young docto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Human Resources for Health, 2013, 11: 5.
[7]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6): 53-54.
[8]方燕君, 郑晓, 原跷红, 等.医学生基层就业对策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8): 617-619.
[9]张锦平, 周梅, 林雄, 等.医学生本科毕业基层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 206-208.
[10]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学院学报, 2012, 31(6): 76-78.
[11]李琦, 马维红, 马献力, 等.医学生基层就业观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9): 81-83.
[12]陈翔.以基层就业为导向的医学本科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12): 46-48.
[13]胡叶.基层卫生人才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3(5): 107-109.
[ 收稿日期:2014-5-25 修回日期: 2014-6-20]
(编辑  薛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