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line:
引用本文 
沈迟, 陶星星, 董琬月, 张新红, 周忠良, 高建民. 利用集中指数评价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5, 8(1): 69-73.
SHEN Chi, TAO Xing-xing, DONG Wan-yue, ZHANG Xin-hong, ZHOU Zhong-liang, GAO Jian-min. Analysis on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equity with concentration index method in Xi'an city[J].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2015, 8(1): 69-73.
沈迟 1 , 陶星星 1, 董琬月 2, 张新红 2, 周忠良 2, 高建民 2
1.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陕西西安 710061; 2.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49
作者简介:沈迟,男(1990年—),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卫生经济与卫生政策。E-mail:shenchi@outlook.com。
通讯作者:高建民。E-mail:gaojm@mail.xjtu.edu.cn
摘要:目的:评价2008—2012年西安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为下一步的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法和集中指数分解法,测量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指数及各影响因素对不公平性的贡献。结果:2012年西安市不同经济水平各区县病床、执业(助理)医师、护理人员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3016、0.3465、0.3732; 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分别为0.0849、0.0918、0.1460。结论: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整体存在偏经济发达地区,但由经济水平导致的不公平性较小。
关键词:
卫生资源配置
集中指数
公平性
Analysis on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equity with concentration index method in Xi'an city
SHEN Chi 1 , TAO Xing-xing 1, DONG Wan-yue 2, ZHANG Xin-hong 2, ZHOU Zhong-liang 2, GAO Jian-min 2
1. Xi'an JiaoTong Univerc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Xi'an Shanxi 710061,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Xi'an JiaoTong Univercity, Xi'an Shanxi 710049, China
Abstract: To evaluate the equity of the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Xi'an from 2008 to 2012,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regional health planning. Method: The indirect standardization and decomposition method of concentration index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nequity index of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factors. Result: In 2012, the concentration index (CI) of beds, doctors, and nurses among all districts were 0.3016, 0.3465, and 0.3732, respectively, and the indirect standardization CI were 0.0849, 0.0918, and 0.146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re were pro-rich inequities of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in Xi'an, but the economic factors of which were few.
Key words: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Equity
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卫生行业(或部门)内部的分配与转移(或流动)。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指每个公民有权利平等地获得卫生资源。[1]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是卫生服务体系绩效的重要结构性因素,也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依据。[2]常用于评价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法有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但上述方法均存在适用性不强的问题[3],只能测量出地区间(内)总的不公平性,无法对不公平性进行分解[4]。本文利用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法(concentration index,CI)和集中指数 分解法对2008—2012年西安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评估。
1.1 资料来源
研究数据来源于2008—2012年《西安市统计年鉴》和《西安市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包括西安市9区4县2008—2012年病床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理人员数以及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GDP。
1.2 研究对象
西安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包括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
1.3.1 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法是世界银行推荐用于测量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健康和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方法,本文中利用该方法测量不同经济水平(以人均GDP作为衡量标准)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集中指数可以从总体上量化与经济水平相关的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其大小为集中曲线和均等线之间面积的2倍,取值范围-1~1。集中指数为0,说明绝对公平,为1说明绝对不公平;为正值时,说明较多的卫生资源倾向于配置在经济水平高的地区;为负值时,说明卫生资源倾向于配置在经济水平低的地区。集中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r为经济水平排序, h为卫生资源量排序, μ为卫生资源量均值。 [5]
1.3.2 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
集中指数计算出的不公平为不同经济地区之间总的不公平,包括由卫生需要量不同(与常住人口、人口密度、出生率等因素有关[6])引起的不公平,以及由经济水平不同引起的不公平。
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是将经济情况(即“控制”变量)控制在同一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根据影响卫生资源量的因素(即“需要”变量)计算出预期卫生资源量,继而算出预期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则其与总集中指数之差即为经济水平引起的不公平,具体步骤如下[7]:
①使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

式中, i代表个人,x j代表“需要”变量,z k指“控制”变量。
②控制回归模型中“控制”变量,预测需要因素决定的卫生资源量:

将模型中的“控制”变量替换为样本均值,从而消除这一变量的影响,突出“需要”变量的作用,所得到的 xi为需要变量决定的卫生资源量。
③利用公式(3)间接标化得到卫生资源量:

式中, 为地区卫生资源量的均值; ISi即标化后的卫生资源量。
1.3.3 集中指数分解
集中指数分解法可以将卫生资源量的集中指数分解为各影响因素对不公平的贡献,分解公式如下:

式中, μ是y的均数, k是 xk的均数, Ck是变量 xk的集中指数, GCε是误差项 ε的集中指数。 [8]公式(5)表明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等于“需要”变量和“控制”变量集中指数的加权(权重为变 量的均数*其边际效应与y的均数的商值,即为下文中所对应的弹性系数)和(未考虑误差项)。而每个“需要”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集中指数与其加权的乘积为对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贡献。根据“需要”变量和“控制”变量集中指数与整体集中指数之比,计算出各变量的贡献率,由于整体集中指数等价于各变量集中指数的代数和,而集中指数有正负之分,所以单个变量的贡献率可以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2.1 2008—2012年西安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西安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量配置存在较大差异,2008年千人口床位最高的是中心城区的新城区,为8.72,而最低的远郊县周至县只有1.24;位于中心城区的5区平均千人口病床数为6.12,4个远郊县最高只有3.06;5年间,这种差异仍在加大,2012年新城区千人口床位已达11.17,而最低的蓝田县只有1.94。医师和护理人员资源配置量的不均衡情况与病床相一致(表1)。
2.2 2008—2012年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
2012年西安市不同经济水平的区县病床、执业(助理)医师、护理人员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3016、0.3465、0.3732,说明不同经济水平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不公平,卫生资源配置表现为倾向于经济发达区县,但2008—2012年不公平程度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以2011年不公平程度最低(表2)。经间接标准化后计算得出的2012年病床、执业(助理)医师、 护理人员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分别为0.0849、0.0918、0.1460,护理人员配置公平性较病床和医师差,以病床配置公平性最优。
表1 表1(Table 1)  表1 2008—2012年西安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区县 |
千人口病床(张/千人) | 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千人) | 千人口护理人员(人/千人)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雁塔区 | 6.35 | 6.51 | 6.35 | 6.37 | 6.87 | 2.94 | 3.12 | 3.06 | 2.91 | 3.31 | 2.99 | 3.60 | 3.76 | 4.13 | 4.57 |
碑林区 | 5.97 | 6.84 | 9.49 | 10.10 | 10.19 | 3.07 | 3.65 | 5.19 | 5.40 | 5.74 | 3.24 | 4.10 | 5.80 | 6.72 | 7.12 |
莲湖区 | 5.94 | 6.24 | 6.78 | 7.12 | 7.75 | 3.17 | 3.67 | 4.03 | 4.01 | 4.35 | 3.00 | 3.77 | 4.40 | 4.96 | 5.68 |
未央区 | 3.63 | 3.55 | 3.20 | 3.35 | 3.86 | 1.88 | 1.83 | 1.83 | 1.74 | 1.87 | 1.84 | 2.10 | 1.97 | 1.99 | 2.17 |
新城区 | 8.72 | 9.75 | 10.88 | 10.53 | 11.17 | 5.16 | 5.67 | 6.35 | 6.09 | 6.29 | 5.69 | 6.52 | 7.85 | 7.68 | 8.43 |
灞桥区 | 4.13 | 2.90 | 3.98 | 3.60 | 3.48 | 2.16 | 1.43 | 2.49 | 2.35 | 2.47 | 2.05 | 1.34 | 1.98 | 2.32 | 2.61 |
长安区 | 1.96 | 2.26 | 2.22 | 2.54 | 2.95 | 1.10 | 1.18 | 1.43 | 1.20 | 1.49 | 0.85 | 0.97 | 1.06 | 1.13 | 1.30 |
临潼区 | 4.96 | 2.11 | 2.19 | 2.66 | 2.88 | 1.77 | 1.05 | 1.27 | 1.17 | 1.26 | 2.01 | 0.79 | 0.95 | 1.16 | 1.22 |
阎良区 | 4.96 | 4.65 | 4.75 | 4.52 | 4.97 | 1.77 | 1.72 | 1.92 | 1.81 | 2.14 | 2.01 | 2.02 | 2.19 | 2.35 | 2.85 |
户县 | 3.06 | 3.26 | 3.53 | 3.64 | 4.30 | 1.50 | 1.55 | 1.82 | 1.62 | 1.78 | 1.18 | 1.44 | 1.53 | 1.62 | 1.82 |
周至县 | 1.24 | 1.20 | 1.38 | 1.81 | 2.17 | 1.03 | 0.96 | 1.17 | 0.79 | 1.12 | 0.52 | 0.60 | 0.72 | 0.81 | 1.06 |
蓝田县 | 2.02 | 2.10 | 2.29 | 2.37 | 1.94 | 1.00 | 0.95 | 1.10 | 0.83 | 1.11 | 0.63 | 0.60 | 0.66 | 0.66 | 0.82 |
高陵县 | 2.69 | 2.67 | 2.57 | 3.08 | 3.63 | 1.02 | 1.14 | 1.18 | 1.08 | 1.40 | 0.98 | 1.11 | 1.16 | 1.25 | 1.62
|
注:雁塔区、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新城区为中心城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阎良区为近郊区;户县、周至县、蓝田县、高陵县为远郊县 |
| 表1 2008—2012年西安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情况
|
如图1至图3所示,2012年病床、执业(助理)医师、护理人员集中曲线位于标准化集中曲线下方,说明经济水平仅为整体不公平性的一个因素,经济水平差异对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造成偏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公平。
表2 表2(Table 2)  表2 2008—2012年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 集中指数及间接标准化指数
年份 |
病床 | 执业(助理)医师 | 护理人员
|
集中
指数 | 间接标 准化集 中指数 | 集中
指数 | 间接标 准化集 中指数 | 集中
指数 | 间接标 准化集 中指数 |
2008 | 0.337 1 | 0.116 9 | 0.351 0 | 0.013 9 | 0.393 1 | 0.071 3 | |
2009 | 0.308 1 | 0.067 0 | 0.343 8 | 0.042 0 | 0.378 0 | 0.105 7 | |
2010 | 0.318 9 | 0.086 0 | 0.349 3 | 0.087 1 | 0.396 3 | 0.153 1 | |
2011 | 0.227 6 | 0.053 1 | 0.247 6 | 0.043 4 | 0.298 4 | 0.116 3 | |
2012 | 0.301 6 | 0.084 9 | 0.346 5 | 0.091 8 | 0.373 2 | 0.146 0 | |
| 表2 2008—2012年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 集中指数及间接标准化指数
|
2.3 集中指数分解
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分解后集中指数为负,说明这三个因素使卫生资源配置倾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其余因素分解后集中指数为正,说明导致卫生资源配置倾向经济发达地区,其中人均GDP对病床配置不公平性贡献率为28.99%,婴儿死亡率贡献率为27.69%,最高的是出生率的贡献率达到111.39%(表3),人均GDP导致的不公平不到整体不公平的1/3,各影响因素对医师和护理人员贡献率的相互关系与病床基本一致。人口密度对医师配置不公平性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对病床和护理人员的贡献率,婴儿死亡率对护理人员配置不公平性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对病床和医师的贡献率。
表3 表3(Table 3)  表3 2012年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分解
影响因素 |
病床 | 执业(助理)医师 | 护理人员
|
弹性
系数1 | 集中
指数 | 贡献率 (%) | 弹性
系数 | 集中
指数 | 贡献率 (%) | 弹性
系数 | 集中
指数 | 贡献率 (%) |
常住人口(万人) | 0.804 7 | 0.061 9** | 20.51 | 0.633 9 | 0.048 7** | 14.06 | 0.646 8 | 0.049 7 | 13.32 |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0.078 7 | 0.034 7** | 11.50 | 0.183 2 | 0.080 7** | 23.28 | 0.126 2 | 0.055 6 | 14.89 |
出生率(‰) | -4.707 6 | 0.336 0 | 111.39 | -4.828 4 | 0.344 6* | 99.46 | -5.847 3 | 0.417 3 | 111.82 |
死亡率(‰) | 1.854 2 | -0.177 4 | -58.83 | 2.096 5 | -0.200 6 | -57.90 | 2.455 8 | -0.235 0 | -62.97 |
新生儿死亡率(‰) | 0.106 4 | -0.008 6 | -2.83 | 0.159 1 | -0.012 8 | -3.69 | 0.232 0 | -0.018 6 | -5.00 |
孕产妇死亡率(‰) | -0.103 6 | 0.021 5 | 7.12 | -0.114 6 | 0.023 8 | 6.86 | -0.129 2 | 0.026 8 | 7.18 |
婴儿死亡率(‰) | -0.977 2 | 0.083 5 | 27.69 | -1.207 8 | 0.103 2 | 29.80 | -1.582 3 | 0.135 2 | 36.24 |
5岁以下儿童死亡(‰) | 1.086 9 | -0.135 9 | -45.07 | 1.115 3 | -0.139 5 | -40.26 | 1.484 7 | -0.185 7 | -49.75 |
人均GDP(元) | 0.261 2 | 0.087 4* | 28.99 | 0.295 3 | 0.098 9* | 28.54 | 0.383 7 | 0.128 5 | 34.43 |
不公平指数 | 0.303 0 | 0.347 0 | 0.373 8 |
|
F | 533.56 | 497.44 | 9.39
|
P | <0.001 | <0.001 | 0.04
|
R2 | 0.985 8 | 0.984 8 | 0.862 9
|
注:弹性系数即为集中指数分解时的权重,由各因素的均数*其边际效应/y的均数所得。*表示P<0.05,**表示P<0.01。 |
| 表3 2012年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分解
|
3.1 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法与集中指数分解法结果一致
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法通过计算总的集中指数与需要因素集中指数之差得到经济水平的集中指数,2012年结果为0.084 9、0.091 8、0.146 0,集中指数分解 法是将各个因素进行分解并计算各自的集中指数,其中人均GDP的集中指数为0.087 4、0.098 9、 0.128 5,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此外,两者计算的总集中指数也相一致,说明对集中指数按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后,所得到的各因素对整体不公平性的贡献能反映实际情况。
3.2 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整体表现为偏经济发达地区
2008—2012年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区县间的集中指数基本都在0.3以上,2011年除外;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集中指数大于0.1时,可认为卫生资源配置存在不公平[1],说明西安市整体表现为较大不公平性,20%的经济发达地区人群占有大约25%的卫生资源,而20%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人群只占有约10%的卫生资源,存在偏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公平,但其中包含有合理的不公平和不合理的不公平两部分。一个地区卫生资源量,应根据其人群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配置,包括人口学特征、地理环境特征、疾病谱等,不同地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故不同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必然有所差异,这部分不公平可认为是合理的不公平,而因经济水平不同、发达程度不同进行有差别的卫生资源配置导致的不公平,则为不合理的不公平,这有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原则,应该予以避免。
3.3 由经济水平导致的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不公平性较小
利用间接标准化集中指数法测量不公平性后,发现由经济水平不同导致的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集中指数分别为0.087 4、0.098 9、0.128 5,说明病床、执业(助理)医师在各区县配置较为公平,仅护理人员存在偏经济发达地区不公平,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不公平较小。对不公平性进行分解后,发现人均GDP对卫生资源配置偏向经济发达地区的不公平性贡献率只有30%左右,而对偏向经济发达地区不公平性有较大贡献的为婴儿死亡率、出生率、人口密度等。
3.4 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整体不公平性中需要变量的贡献率较大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人口学特征、健康水平等因素会对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产生影响。为了保证较高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卫生服务需要水平高的地区应配置较多的卫生资源,需要低的地区应配置相对较少的卫生资源。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则会表现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本次研究结果中人口密度、出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对卫生资源配置存在偏经济发达地区贡献,其贡献率约为170%;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卫生资源配置偏向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贡献率约为100%;全部需要变量对西安市卫生资源配置偏经济发达地区不公平性的贡献率约为70%,但这部分不公平性为合理的不公平性,有利于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卫生资源量,从而改善不发达地区人群健康水平。
3.5 本方法的局限性
在计算执业(助理)医师和护理人员的配置量时,因年鉴数据有限,只作了简单的数量累计,而未考虑到不同职称、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具有不同的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3],可根据不同的职称、学历给予相应卫生技术人员一定的权重,计算标准卫生技术人员数。另外,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服务范围和能力有差别,也应设置不同的权重。同时,在市级范围内评价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就医人员的流动性会对公平性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中因数据不全面,未对以上这些因素进行控制和分析,需要其它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完善本方法。
4 结论
西安市各区县间由经济水平差异导致的不合理的不公平性较小,卫生资源配置较为公平。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应加强经济水平较弱的远郊县区的卫生资源配置,适当将优势资源部分转移至低经济水平地区,进一步缩小不合理的不公平性。同时,在公平配置卫生资源量的基础上,应考虑优化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构,进行功能整合。可建立以三级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医疗服务体系的立体卫生服务网络[9],另外,将高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合理的分流至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水平,做到不同功能定位的医疗机构服务不同卫生需求的人群。卫生资源不仅要广覆盖,还要层级分明、定位明确、功能合理,在公平的基础上,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参考文献
[1] |
张馨予, 赵临, 夏青, 等. 运用集中指数评价法对我国省域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 2014, 30(1): 2-5. |
[2] |
世界卫生组织. 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卫生系统:改进业绩[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
[3] |
赵红, 王小合, 应心, 等. 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应用中的几个问题与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 2012, 31(4): 25-27. |
[4] |
朱保群, 匡莉, 冼明甫. 广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3, 6(6): 58-61. |
[5] |
Jenkins S. Calculating income distribution indices from microdata[J]. National Tax Journal, 1988(61): 139-42. |
[6] |
高建民, 王小合, 陈金宏, 等.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方法研究[J].2001(6): 374-375. |
[7] |
Wagstaff A,Doorslaer A E.Measuring and testing for inequity in the delivery of health care[J].Journal of Human Resurces, 2000, 35(4): 16-733. |
[8] |
Wagstaff A, Van Dooralaer E, Watanabe N. On decomposing the causes of health sector inequalities,with an application to malnutrition inequalities in Vietnam[J].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3, 112(1): 219-227. |
[9] |
倪建, 黄高明, 宫学林, 等.区域卫生规划的方法学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328(28): 41-42. |
[ 收稿日期:2014-11-12 修回日期: 2014-12-06]
(编辑 刘 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