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以及医疗成本的增加,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由健康和观光结合在一起的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正在迅速发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022年,旅游业将占到全球GDP的11%,健康产业占到12%。旅游业和健康产业在未来发展中对人类生活以及整个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医疗旅游则是这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1]目前,全球医疗旅游市场总体约为600亿美元,每年市场消费约为210亿美元[2],年增长率为20%~30%[3],医疗旅游游客消费约为一般旅客的两倍以上,是全球成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作为一项高收益的专项细分市场和利基市场[4-6],医疗旅游即将成为我国未来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为了促进我国医疗旅游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层面都在积极布局。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致力于加快推进旅游与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北京、上海、海南、云南、广西、陕西等多个地区也相继推出了促进医疗旅游发展的政策。
医疗旅游是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具体来说,是指人们由于常住地的医疗服务不够完善或者价格过高,在异地(尤其是异国)实惠、特色的医疗、保健、旅游等服务或活动的吸引下,到异地接受医疗护理、疾病治疗、保健等医疗服务与度假、娱乐等旅游服务的过程。[7]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世界级的医疗资源,并且传统中医药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医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目前我国医疗旅游发展却相对落后。虽然中医旅游开拓了部分市场,但尚处于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缺乏明确的细分市场定位和消费需求调查,未能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如中介组织有待培育,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凸显。为此,本研究试图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特别是在对医疗旅游市场特征和消费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健康医疗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从国内外相关文献来看,早期针对医疗旅游的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前因变量)、医疗旅游的效应分析(结果变量)等方面。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重心由宏观层面的描述性研究开始向个体层面量化研究转移,研究集中在医疗旅游消费行为方面。因此,本研究将从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效应分析、医疗旅游者和利益相关者行为特征四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讨论。
2 医疗旅游的影响因素医疗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说,内部驱动因素包括客源国人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6]、医疗资源供需的矛盾[8-9]、客源国与目的地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差异[5]、医疗服务费用的差异[10]、医疗等候时间差异[11]、医疗保险的覆盖[12]等方面,外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7]、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13]、交通的便捷[14-15]等。阻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技术和专家的缺乏、政府支持、服务质量低、语言障碍、宗教、政策法律、伦理等方面。[5, 16]尽管影响医疗旅游发展的因素众多且复杂,但最核心的影响因素还是医疗旅游目的地医疗技术、相关医疗服务及费用,这是影响医疗旅游者决策的最重要因素。
3 医疗旅游的效应分析国内外研究发现,医疗旅游的发展为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带来诸多积极效应,但其带来的消极效应也不容忽视。积极效应方面,医疗旅游的发展解决了客源国存在的医疗体系问题,如医疗等候时间过长、费用过高等,满足了客源国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17],同时促进了目的地国经济的发展和相关产业收入的提高[18]。NaRanong的研究发现,泰国医疗旅游的收入占全国GDP的0.4%左右。[19]此外,医疗旅游发展还能促进目的地国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吸引更多高技术人才[16],医疗体系投资和就业岗位增加[17],增强全球交流和互动[11],上述因素都是政府大力推动医疗旅游发展的动力。
消极效应方面,对客源国来说,医疗旅游的发展使得本地医疗体系收入降低、客源流失[17, 19],而且一般游客在目的地国接受医疗服务后会回到客源国,相应的术后并发症、副作用及康复治疗均转嫁给客源国医疗体系。[20]由于各国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区别,医疗旅游者的权益保障存在问题,而且某些医疗旅游项目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也受到质疑。此外,医疗旅游对客源国的传染病控制和公共健康也具有潜在影响。[20]医疗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更加突出。一般来说,医疗旅游者的支付能力高于目的地国本地居民,造成了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向从事医疗旅游的机构流动,从而出现了本地医疗资源短缺和医疗费用的上涨,降低了本地居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加剧了卫生不公平现象。同时,由于发展医疗旅游,医疗机构均向西方评审标准看齐,本国的医疗服务将失去特色。[16]医疗旅游的发展给客源国和目的地国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制定医疗旅游相应政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利弊,争取在不损害本国居民医疗和旅游权益的同时,享受医疗旅游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 医疗旅游者的研究 4.1 医疗旅游者的意向根据Ajzen提出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个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为意向进行预测。Reddy等利用TPB理论调查美国大学生对医疗旅游的态度和意向,发现大学生对赴发展中国家接受医疗服务的意向很低。[21] Lee等应用TPB理论调查日本游客赴韩国进行医疗旅游的意向,发现健康治疗意向和美容治疗意向的影响因素不同,其中口碑的信息传播和参与者的反馈影响消费者的医疗旅游意向。[22]文化也会影响医疗旅游者的感知和意向。[23]一项针对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游客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游客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不便性的感知和医疗旅游产品的青睐。[23]最新的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会影响医疗旅游意向。[24]国内学者也对医疗旅游者的意向和态度做了一些研究,青岛外籍游客医疗旅游的意向受到年龄、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对医疗旅游了解程度的影响[25];南京中老年人医疗旅游的意向受到价格、医疗旅游时长等因素的影响[26]。目前,中国正处在医疗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真正接受过医疗旅游的消费者并不多,因此,研究潜在消费者的医疗旅游意向,把握其影响因素,是现阶段医疗旅游研究的重点。
4.2 医疗旅游者的决策Sarwar等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归纳总结,提出医疗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费用、医疗服务质量、服务类型、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医疗旅游地营销冲击五个因素的影响。[27] Cohen认为医疗旅游者的决策受到距离、文化认同、语言、医疗专业化程度、广告、医疗设施水平的影响,医疗旅游目的地更倾向于选择通过JCI认证的医疗机构和在美国受过专业教育的医护人员。[28] Kumar等认为医疗旅游者的决策受到费用、医疗服务安全性、医疗旅游者的种类和地区等因素影响。[29]另一项针对在伊朗进行辅助生殖医疗旅游的游客调查显示,除了费用、距离、医疗服务水平、旅游吸引力之外,法律、道德和宗教因素同时影响游客对医疗旅游目的地的选择。[30]
4.3 医疗旅游者的体验一项针对医疗旅游体验的综述报告显示,绝大部分关于游客体验的报告来自媒体,科学研究中仅有5篇文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31]医疗旅游服务的质量、服务提供者的态度等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满意度。[32]Han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感知到的医疗旅游服务质量会影响医疗旅游选择意向,而对服务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作为中介变量调节医疗服务质量和重游意向的关系。[33]一项针对突尼斯整形美容的医疗旅游研究发现,顾客体验的感知价值包括功能价值、社会价值、认知价值三个维度。[34]国内关于医疗旅游者满意度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心境理论的研究发现,心境状态对医疗旅游者的期望、体验和满意度的形成有显著影响。[35]上述关于医疗旅游者消费行为的量化研究虽然不多,但这些实证研究对我们明确医疗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起到重要作用。
5 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医疗旅游服务提供者、陪同者等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也是医疗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Qadeer等对印度医生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医生认为印度医疗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仅少部分医生希望在其所在医院开展医疗旅游,可能的原因是医疗旅游导致公立医院资源的短缺和对私立医院资源的倾斜。[36] Casey等认为医疗旅游的陪同者同时起到知识中介(促进医疗旅游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信息传递)、看护者(生理和情绪上的照顾)、引导者(处理文件和协调行程等)三重作用,在医疗旅游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37]
医疗旅游涉及的机构包括中介机构、医疗旅游服务提供机构、投资机构等。Peters等针对医疗旅游中介机构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中介机构认为医疗旅游市场将继续扩大,医疗旅游的费用、服务质量、服务提供者的经验及声望、旅行距离及候诊时间会影响中介机构及其客户对于医疗旅游目的地的选择。[38] Gan等发现,中介机构之间竞争激烈,大部分中介机构致力于通过差异化的医疗旅游服务吸引游客,包括提供多样性的医疗旅游目的地,强调医生的高超技术以及目的地独特的旅游资源。[39]针对医疗旅游服务提供机构的研究发现,医疗旅游地更倾向于与经过国际认证的医院和美国医疗机构合作,更愿意雇佣在美国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医护人员。[28]我国不仅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也达到国际标准。截至目前,已有38家医院通过国际JCI认证(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认证),医疗水平正与国际接轨,并且低廉的医疗服务价格、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医疗旅游者加入。此外,一项针对希腊337家五星级酒店的研究发现,高星级酒因其接待能力和相应设施较好,大部分愿意发展医疗旅游业务。[40]
6 小结和研究展望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以看出,医疗旅游的相关研究最早集中在宏观市场层面,随着医疗旅游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学者开始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微观个体层面的行为特征。研究发现:(1) 影响医疗旅游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医疗旅游目的地的医疗技术及相关的医疗服务及费用;(2) 医疗旅游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正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负效益;(3) 口碑的信息传播、过往医疗旅游参加者的信息反馈、文化等因素影响医疗旅游消费者的意向和态度;(4) 医疗旅游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包括费用、医疗服务质量、服务类型、医疗服务可及性、医疗旅游地营销、医疗机构认证、亲朋或者医生推荐、法律、宗教等;(5) 医疗旅游服务的质量、服务提供者的态度等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满意度;(6) 医疗旅游服务提供者、陪同者、中介机构、投资者也是医疗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对医疗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6.1 研究方法上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通过上述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医疗旅游的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方法包括案例分析、比对分析、SWOT分析等,定量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方法包括社会网络分析、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未来的研究需要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在微观个体层面注重定量方法的使用,为医疗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可靠的数据支持。
6.2 研究内容上重视消费行为分析由于医疗旅游者的个性特征和服务需求多样化,只有在深入分析旅游者消费个性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才能提出适合某一地区医疗旅游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因此,未来研究可以着重探析我国医疗旅游者的旅游意向和态度、旅游决策影响因素、旅游消费行为、旅游体验、重购意向等,为未来国内医疗旅游的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此外,医疗旅游者具体的消费行为,如停留时间等尚未开展具体研究,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6.3 研究对象的细分化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医疗旅游者的个性特征、需求差异、文化等因素影响医疗旅游者的动机和决策;医疗旅游服务提供者、陪同者、中介机构、投资者也是医疗旅游活动重要的参与者,对医疗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主要涉及医疗旅游者这一群体,并未区分不同个性特征、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存在的行为特征差异。未来的研究对象可适当细分到医疗旅游者、医疗旅游服务提供者、医疗旅游中介机构、医疗旅游陪同者、医疗旅游目的地居民等群体。同时,医疗旅游细分群体的利益需求、价值观、生活方式存在差异,研究这些群体在医疗旅游发展中的行为及变化机制等,可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医疗旅游的相关研究。
7 对我国医疗旅游实践的启示 7.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旅游者的满意度本研究发现,医疗旅游服务的质量以及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影响消费者的体验和满意度。同时,医疗旅游口碑信息的传播和医疗旅游参与者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影响潜在医疗旅游者的选择意向和态度。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促进医疗旅游的发展,应提高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全国范围内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地区医疗技术的发展,同时增强医疗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旅游者的满意度,从而促进我国医疗旅游良性循环发展。
7.2 促进医疗旅游的国际化医疗服务的国际化认证程度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在申请国际化认证方面不够重视。因此,未来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研究并建立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诊疗服务流程和医疗技术标准,创建国际化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引入专业的服务管理人员,如专业的酒店管理人员来管理医院,提高管理水平,以吸引国外医疗旅游者。
7.3 推出特色医疗旅游产品医疗旅游服务的产品类型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行为,同时文化等因素影响潜在医疗旅游者的意向和态度。中国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中医药不仅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疗效,在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国医疗旅游目的地应提供特色的医疗旅游服务,促进高新科技和传统医学的融合。近年来,随着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飞鱼菲尔普斯在巴西里约奥运会上进行拔罐理疗,中医疗法在西方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在法国和美国有医生获得了中医疗法的职业许可。因此,实践中应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优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中西医结合的国际医疗旅游品牌。同时,国内各地应研究独具地方特色的个性化医疗旅游服务和产品,吸引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避免扎推发展。
7.4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完善医疗旅游政策法规特色医疗旅游品牌的建立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指导及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的共同努力。应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的医疗旅游企业为创新主体,满足医疗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政府进行引导和制定行业准入和推出规则,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等提供辅助支持,进一步完善医疗旅游业的配套法律法规,以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此外,通过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医疗旅游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产生正效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负效益。因此,我国在制定医疗旅游相应政策时,需要全面考虑利弊,争取在不损害本国居民医疗和旅游权益的同时,享受医疗旅游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5 加强医疗旅游营销和品牌管理医疗旅游口碑的信息传播、过往医疗旅游参加者的信息反馈、医疗旅游地营销、医疗旅游地品牌等均影响消费者对医疗旅游地的选择。因此,应促进医疗旅游地的营销和推广,除了传统媒体推广以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的网络营销、顾客点评、参与者的社群互动等均可以用来促进医疗旅游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规定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并限制了公立医院的广告营销。这就导致掌握了我国大部分医疗资源的公立医院难以开展相关的医疗旅游业务。未来随着医疗旅游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旅游业应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突出我国医疗旅游特色,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7.6 发挥医疗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医疗旅游中介机构、投资者也是医疗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对医疗旅游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国外医疗中介公司随着医疗旅游的兴起而发展起来,成为医疗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我国有些地区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旅游目的地,但是大多数游客通过医疗机构的网站宣传和口碑效应而来。因此,我国医疗旅游发展需要正规、专业的医疗中介公司,成为医疗机构和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此外,医疗旅游投资者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高星级酒店因其接待能力和相应设施较好,大部分愿意发展医疗旅游业务。因此,可以利用酒店的投资资源,建立专门的医疗旅游酒店。韩国首尔等地发展的医疗旅游酒店就是其中的典范,在吸引游客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 刘庭芳, 焦雅辉, 董四平, 等. 国际医疗旅游产业探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医院, 2016, 20(5): 1–6. |
[2] | Pafford B. The third wave——medical tourism in the 21st century[J]. Southern Medical Journal, 2009, 102(8): 810–813. DOI:10.1097/SMJ.0b013e3181aa8ce4 |
[3] | Macready 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urt medical tourists[J]. The Lancet, 2007, 369(9576): 1849–1850. DOI:10.1016/S0140-6736(07)60833-2 |
[4] | Connell J. Medical tourism: Sea, sun, sand and… surgery[J]. Tourism management, 2006, 27(6): 1093–1100. DOI:10.1016/j.tourman.2005.11.005 |
[5] | Connell J. Contemporary medical tourism: Conceptualisation, culture and commodific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4: 1–13. DOI:10.1016/j.tourman.2012.05.009 |
[6] | Heung V C, Kucukusta D, Song H. A conceptual model of medical tourism: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0, 27(3): 236–251. |
[7] | 张文菊, 杨晓霞. 国际医疗旅游探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8(5): 736–740. |
[8] | 梁湘萍, 甘巧林. 国际医疗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30–136. |
[9] | 刘建国, 张永敬. 医疗旅游: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与研究展望[J]. 旅游学刊, 2016, 31(6): 113–126. |
[10] | Smith P C, Forgione D A. Global outsourcing of healthcare: a medical tourism decision model[J].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se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2007, 9(3): 19–30. DOI:10.1080/15228053.2007.10856117 |
[11] | 宁德煌, 刘娟. 国际医疗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1–4. |
[12] | 高静, 刘春济. 国际医疗旅游产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旅游学刊, 2010(7): 88–94. |
[13] | 吴鸿, 布乃鹏. 全球化背景下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4, 27(12): 47–50.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4.12.019 |
[14] | 宋玉芹, 汪德根. 近10年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比较[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27(6): 105–110. |
[15] | 李萍, 钟林生, 唐承财. 国内外医疗旅游研究进展[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5, 36(4): 35–37. |
[16] | Heung V C, Kucukusta D, Song H. Med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An assessment of the barrier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5): 995–1005. DOI:10.1016/j.tourman.2010.08.012 |
[17] | Johnston R, Crooks V A, Snyder J, et al.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medical tourism in destination and departure countries? A scoping re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10, 9(1): 1–13. DOI:10.1186/1475-9276-9-1 |
[18] | 吴之杰, 郭清. 国外医疗旅游研究现状及启示[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4, 7(11): 59–63. DOI:10.3969/j.issn.1674-2982.2014.11.17 |
[19] | Naranong A, Naranong V. The effects of medical tourism: Thailand's experience[J].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89(5): 336–344. DOI:10.2471/BLT.09.072249 |
[20] | Snyder J, Crooks V A, Turner L,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medical tourism on health human resources in Barbados: a prospective, qualitative study of stakeholder percep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13, 12(1): 1–11. DOI:10.1186/1475-9276-12-1 |
[21] | Reddy S G, York V K, Brannon L A. Travel for treatment: students' perspective on medical touris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10, 12(5): 510–522. |
[22] | Lee M, Han H, Lockyer T. Medical tourism-attracting Japanese tourists for medical tourism experience[J].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2012, 29(1): 69–86. |
[23] | Yu J Y, Ko T G.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erceptions of medical tourism among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tourists in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1): 80–88. DOI:10.1016/j.tourman.2011.02.002 |
[24] | Hassan N A, Hemdi M A. The Influence of Destination Image on Medical Tourist's Intention for Future Destination Choice[J]. Environment-Behaviour Proceedings Journal, 2016, 1(1): 178–185. DOI:10.21834/e-bpj.v1i1 |
[25] | 孙静, 王蜀平, 沈贵荣. 青岛市外籍游客医疗旅游意愿调查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3(3): 256–258. |
[26] | 朱昕婷, 徐怀伏. 南京中老年人医疗旅游发展现状调查[J]. 现代商贸工业, 2015, 36(10): 32–34. DOI:10.3969/j.issn.1672-3198.2015.10.015 |
[27] | Sarwar A A, Manaf N A, Omar A. Medical Tourist's Perception in Selecting their Destination: A Global Perspective[J]. Iran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2012, 41(8): 1–7. |
[28] | Cohen I G, Alstott A, Boucher D, et al. Protecting Patients with Passports: Medical Tourism and the Patient Protective-Argument[J]. Iowa Law Review, 2010, 95(5): 1467–1567. |
[29] | Kumar S, Breuing R, Chahal R. Globalization of health care deliv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medical tourism[J]. Journal of Health Communication, 2011, 17(2): 177–198. |
[30] | Moghimehfar F, Nasr-Esfahani M H. Decisive factors in medical tourism destination choice: A case study of Isfahan, Iran and fertility treatment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6): 1431–1434. DOI:10.1016/j.tourman.2011.01.005 |
[31] | Crooks V A, Kingsbury P, Snyder J, et al. What is known about the patient's experience of medical tourism? A scoping review[J]. BMC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10, 10(1): 266. DOI:10.1186/1472-6963-10-266 |
[32] | Ye B H, Qiu H Z, Yuen P P. Motiva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Mainland Chinese medical tourists in Hong Kong[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5): 1125–1127. DOI:10.1016/j.tourman.2010.09.018 |
[33] | Han H, Hyun S S. Customer retention in the medical tourism industry: Impact of quality, satisfaction, trust, and price reasonablenes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 20–29. DOI:10.1016/j.tourman.2014.06.003 |
[34] | Hallem Y, Barth I. Customer-Perceived Value of Medical Tourism: An Exploratory Study—The Case of Cosmetic Surgery in Tunisia[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18(1): 121–129. |
[35] | 张维亚, 陶卓民, 蔡碧凡. 基于心境理论的医疗旅游者满意度研究[J]. 社会科学家, 2013(1): 92–96. |
[36] | Qadeer I, Reddy S. Medical tourism in india: perceptions of physicians in tertiary care hospitals[J]. Philosophy Ethics & Humanities in Medicine, 2013, 8(8): 20–20. |
[37] | Casey V, Crooks V A, Snyder J, et al. "Knowledge brokers, companions, and navigators: qualitatively examining informal caregivers' roles in medical tourism[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2013, 12(1): 132–145. |
[38] | Peters C R, Sauer K M. A Survey of Medical Tourism Service Providers[J]. Journal of Marketing Development & Competitiveness, 2011, 5(3): 117–126. |
[39] | Gan L L, Frederick J R. Medical tourism facilitators: Patterns of service differentiation[J].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2011, 17(3): 165–183. DOI:10.1177/1356766711409181 |
[40] | Sarantopoulos I, Vicky K, Geitona M. A Supply Side Investigation of Medical Tourism and ICT Use in Greece[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 148: 370–377. DOI:10.1016/j.sbspro.2014.07.055 |
(编辑 赵晓娟)